七脈輪:從海底輪到頭頂-頂輪,顏色為彩虹的顏色:


中脈七輪簡介        (網路搜尋)               


 


(1)海底輪(Muladhara Chakra):


  位置在脊椎骨尾端,拙火 (Kundalini) 靈性能量棲身的所在,亦相應於盤骨神經叢(Pelvic Plexus)。此脈輪代表著生命力和活力,是滿足我們基本生存欲望的脈輪。這個脈輪往下延伸到雙腳,如同樹幹的身體往下延伸根部進入大地。穩固的海底輪 帶來對物質世界的生機和活力,是一種積極為目標努力實踐的行動力量。這個脈輪使我們追求在物質世界生存的熱情,在逆境中求生存的意志及確保後代繁衍的基本 能力,帶來安全感及穩固的感覺。


此脈輪失調時,顯現在性格上是自私自利、個人主義凌駕一切人的福祉、感覺不到真正的愛、無法替別人著想、對匱乏的恐懼、尋求感官上的滿足,把生存娛樂視為人生第一追求的目標。


 


(2)臍輪(Swadhisthana Chakra):


又稱性輪或生殖輪。位置在恥骨上方到肚臍的位置,對應於主動脈神經叢 (Aortic Plexus)。這個脈輪代表樂觀主義、自信、熱忱、勇氣,同時也代表著享受性歡愉的能力。這個脈輪呈現出對親密關係的渴望,如:個人與配偶、個人與家 庭、個人與社會之間的人際關係、社交的連結能力。籍由親密關係和創造力來表達其活躍的狀況。這個脈輪的正向表達,是擁有願意冒險的開創能力,以及從失落之 中復原的自我療傷能力。


此脈輪的附近器官專管體內壓力腺體-腎上腺及各種荷爾蒙的分泌。失調時顯現容易出現爭鬥、防禦、不信任、對性與愛的混淆、太過或匱乏恐懼失去親密關係、怨天尤人、批判、莫名的忿怒、沮喪、性慾的太過或匱乏的性能力、上癮行為(煙癮,酒癮,藥物癮等...)。


 


(3)太陽神經叢(Manipura Chakra):


又稱太陽輪。位置在肚臍上方與胸骨下方的橫隔膜上,對應於太陽神經叢(Solar Plexus)。這個脈輪是人體能量場的力量中樞,呈現出個人的精神智慧力量。代表付諸行動的能力、掌握危機處理的能力、道德及自我的約束能力。失調時會 影響脈輪週遭器官上的疾病,這個脈輪的重要器官有胃、脾、胰臟、肝臟,是身體內能量的儲存之處,葡萄糖就是其儲存物,有關營養吸收及儲存的問題。負面的表 達是自我膨脹、期望過高、對事物的無力感、缺乏自信、無價值感、低落的自尊心、對事物的無力感,或自我兩極之別,如優越感和卑劣感,尤其是曾擁有輝煌過 去,或極度重視外在與面子,或自我總身陷於過去記憶中,或童年曾遭遇過創傷之人。


 


(4)心輪(Anahata Chakra):


位置在心臟的周圍、胸腺,相應於心臟神經叢(Cardiac Plexus) ,是全身脈輪系統的軸心,是感情力量的交匯,透過心輪我們分享愛及親密關係。心輪開放的人容易開心,也喜歡交朋友,樂於與人分享,是受人歡迎的人。此脈輪 是人際關係之輪,親密關係的維繫具堅定的信念、信任、希望,另外,能擁有治療自已或他人的能力。這個脈輪展現的最大力量是原諒、無私的愛、慈悲、奉獻、具 仁愛胸懷、擁有寬宏大量的氣概,亦有將夢想成為真正願景的能力,能築夢踏實。


心輪與愛人的能力有關,這個脈輪受阻時無法與人建立親密關係享受分享的樂趣,或與人交往時會無意識的製造距離以保護自己。也可能呈現小氣、寂寞、嫉妒、自私自利、背叛、排擠他人、懷疑心重、悲傷、、怨恨、虐待或凌辱他人、受人討厭或討厭別人。



(5)喉輪(Visuddha Chakra):


位置在喉嚨前後,相應於頸部神經叢(Cervical Plexus)。靈性意識與內在之光等著開啟,是心靈力量(will power center)的中樞。這個脈輪的能力來自於整合了前三個脈輪的力量之後,有對外的展現能力,能真實的面對自我,擁有赤子之心,勇於說出內心感受,與具良 好的思辨能力、領導或創造能力。


喉輪與個人的力量,及是否具有表達的意願有關,這個脈輪受阻時,可能出現的不平衡 現象有妄念、空想、批判、惡意中傷、背叛、睡眠失調、謊言、害怕表達、聒噪、自閉。此脈輪失調時也可能顯現出失去控制的心靈意識,以及一種邊緣的性格,容 易罹患經神官能症狀,使人分不清楚何為幻想何為現實。


 


(6)眉心輪(Ajna Chakra):


又稱第三眼 (third eye power),位置在前額的中央,這個能量與腦下垂體以及松果體、腦和神經系統、眼睛、耳朵、鼻子有關。最基本的能力是一種理性與感性、智慧與真理等大腦 思考的整合能力。更深一層的能力是一種超知覺性的力量、具遠景(visions)而非妄想(illusions) 能力、直覺洞察和自我醒覺能力。


第三眼把我們的意識從物質的層次提昇到心靈層次,不再侷限於感官的快樂,取而代之地是由衷地、莫名地喜悅自在。對宇宙能量的敏感度增加,使我們擁有來自較高層面的意識,傳遞偉大的靈感或創意力,具有自我實現的能力。


這個脈輪受阻時,能產生自大與膨脹、權力慾望、奪取、控制或使用心靈能力去奴役他人以滿足自己的私慾。顯現在身體上有沮喪、自閉、否定自己、與壓力有關的病症、精神的錯覺…


 


(7)頂輪(Sahasrara Chakra):


位置在頭頂中心,是進入上天之門,這裡是所有能量中心與三條脈絡會合的地方。在這 個脈輪我們超越自我,超越二極對立性,達到宇宙合一意識,體驗到天人合一的感覺,那是一種超越形體表象的自覺能力,不再有主體和個體的分別,明白我們與萬 物並無分別,在萬物之中看見我,在我之中看見萬物的真理。透過自然連結宇宙至上意識,獲得一種獨特的智慧力量,幫助我們超越因果的幻象,得到真正的自由, 到達開悟的境界。



 


七輪和中脈 


      


 


 


中脈,乃是小宇宙身體,所形成的自然能量場,此自然能量場在人體之中,從頭頂中央百會穴(頂輪)至人體正下方會陰穴(海底輪),形成了自然能量柱,稱為「中脈」。

   
而在這中脈之內,又形成了七個中脈能量點(或稱為穴),這七個穴,發出肉眼所不可見的輪狀光芒,稱為七輪,又叫做「七輪穴」。


中脈七輪的開啟,同時開啟了人體小宇宙與天地大宇宙之間的門戶,這大宇宙包括「無限度的異次元空間」,大宇宙能量將會無限廣大的直接的從中脈輪穴而進入身體。


 


首先人體會先產生外表看不見的變化,從「頂輪」至「海底輪」(尿道與肛門之間),人體中央的潛在脈象(能量柱)會形成出來,此能量隨即在身體構造的「關鍵點」自然形成七處能量穴(頂輪、眉心輪、喉輪、心輪、臍輪、丹田輪、海底輪)


我們每個人體內都有一個內在的能量系統,雖有膚色種族的不同,但這些都只是表面的分別。在這個看得見,物質性的身體外,我們還有一個看不見的、靈性的身體(subtle body 這個靈性的身體是由靈量、三條經脈(nadi/channels)和七個輪穴(Chakras)組成,即一般所說的三脈七輪。它與醫學上人體神經系統密切相聯,所有三脈七輪的問題都會反應在人的身體上變成疾病與現象,它的主要部份分為:

三脈(nadi/channels)

(
) 左脈 ( Left channel Ida Nadi) 即陰脈或月亮脈:相對於過去、昏沉、感性和超我(社會制約),亦掌管願望的力量。

(
) 中脈 (Central channel,即 Sushumna Nadi):位於脊柱處中部,相對於現在此刻、進化、和靈性昇進,此乃人類與宇宙靈力合一的唯一通道,喜樂之源。

(
) 右脈 ( Right channel Pingala Nadi)即陽脈或太陽脈:相對於將來、理性邏輯、宰制和自我,也掌管了行動的力量。

過度左脈的人不會折磨他人,卻樂於接受別人的折磨,他們往往自甘受苦,並走向自我毀滅的道路。

過度右脈的人肝臟往往過熱,於是脾氣暴躁,對他人呼呼喝喝,令別人感到痛苦。

左右二脈分別與左右交感神經有關,卻在視覺神經床的位置交叉到左右腦。中脈與副交感神經有關。現在醫學尤其對副交感神經(中脈)的認識甚少,卻十分肯定其重要性。若左右二脈過分活躍或有阻塞,人的注意力便被牽引離開中道(中脈),引致不平衡,身心疾病因而產生,靈性昇進更受阻。

七個輪穴 (Chakras) 

由下而上,它們分別是

1
海底輪 (純真輪 Moodadhara Chakra)
2
丹田輪 (真知輪 Swadisthan Chakra)
3
臍輪 (正道輪 Nabhi Manipura Chakra)
4
心輪 (仁愛輪 Heart Anahata Chakra)
5
喉輪 (大同輪 Vishuddhi Chakra)
6
眉心輪 (寬恕輪 Agnya Ajna Chakra)
7
頂輪 (自覺輪 Sahasrara Chakra)

輪 穴是身體上能量的進出口,這些進出口在身體上主要有七個,因此一般說有七個輪穴又稱為七個能量中心。但其實除了這七個大的外,還有許多小的,分佈全身。經 脈也是一樣,除了三條主要的外,還有許多小的。人的身體遠比今天醫學所瞭解的複雜。七個輪穴由下而上分別是:海底輪、丹田輪、臍輪、心輪、喉輪、眉心輪、 頂輪。

現代醫學發現,這幾個輪的位置其實相應於人體脊柱上的主要神經叢(Plexus),是控制我們身體的樞紐。古代的瑜伽士更確切的描述每個輪的花瓣數,這些數目和該神經叢處的副神經叢(sub-plexus)也相應。

1.
海底輪(純真輪 Mooladahra Chakra):相應於盤骨神經叢(Pelvic Plexus),照顧著我們的排泄系統和生殖器官。

2.
丹田輪(真知輪 Swadisthana Chakra:對應於主動脈神經叢(Aortic Plexus),它掌管我們的脾臟、胰臟和肝臟下部。

3.
臍輪(正道輪 Nabhi Chakra / Manipura):太陽〔腹腔〕神經叢(Solar Plexus),掌管著我們的腎上腺,部分肝及脾、胰、腎、胃與部分子宮。

4.
心輪(仁愛輪 Heart/ Anahata Chakra):心輪相應於心臟神經叢(Cardiac Plexus)照顧著我們的心臟及呼吸系統。

5.
喉輪(大同輪 Vishuddi Chakra):我們的甲狀腺、副甲狀腺、頸、耳、鼻、喉、面部、牙齒、舌、口、上下顎、眼前部、手部控制和頸部神經叢(Cervical Plexus)

6.
眉心輪(寬恕輪 Agyna Chakra):我們的松果腺(pineal gland)和腦下垂體(pituitary gland)及下丘腦、視網膜、視神經叢、視葉。

7.
頂輪(自覺輪 Sahasrara):這裡是所有能量中心與三條脈絡會合的地方




(以下胃輪的資料是網路上搜尋出來的)


又稱太陽輪。位置在肚臍上方與胸骨下方的橫隔膜上。


這個脈輪控制身體和心靈,是人體能量場的力量中樞,呈現出個人的精神智慧力量實現人生夢想的能力


消化、胰腺、腎上腺、胃、脾、肝、胰
關於:情感、社會性、自我、個性
主要掌管你在團體中的感覺。掌握感性、感知能力、慾望和實現。


脈輪裡面的胃輪,代表顏色是黃色,顧名思義在人體的部位位於胃部、肚臍的上方,不知道大家在緊張的時候會不會容易胃絞痛呢?


現 代的人生活壓力一直居高不下,越是都市的生活,步調越是緊湊,常常處於精神緊繃的狀態,不是暴食就是吃得太少,因為生活的習慣,也很難察覺出自己的身體出 了什麼狀況,所以往往到了真的不舒服就醫的時候疾病已經形成,如果胃部和消化系統生病了,可以檢視自己是不是很容易緊張,常常處在於精神緊繃的狀態而不自 知,飯是不是都吃得很快,食物在嘴巴停留的時間很短?


這個脈輪控制身體和心靈,是人體能量場的力量中樞,呈現出個人的精神智慧力量,實現人生夢想的能力。代表付諸行動的能力、掌握危機處理的能力、冒險的勇氣、權力、意志力、自尊、自信、道德及自我的約束能力、為大眾奉獻的能力…。


代表付諸行動的能力、掌握危機處理的能力、冒險的勇氣、權力、意志力、自尊、自信、道德及自我的約束能力、為大眾奉獻的能力…。


當第三脈輪運作正常時,身體便有足夠的能量去支持所有的活動,實現個人的力量改變社會。是將夢想使之成為真實的能力,將夢想轉化為實際財富的能力,如果你希望改善周遭的世界,那麼把平衡帶到此一脈輪,有助於夢想的實現。


失調時:顯 現出脈輪範圍器官上的疾病,這個脈輪的重要器官有胃、脾、胰臟、肝臟,是身體內能量的儲存之處,葡萄糖就是其儲存物,有關營養吸收及儲存的問題。負面的表 達是自我膨脹、控制慾、掠奪、對事物的無力感、缺乏自信、無價值感、低落的自尊心、擔憂、焦慮、虛弱、受虐、無助以及對事物的無力感。


 


在這個部位的情緒主題是自信,還有過於依賴知識,什麼是過於依賴知識呢!像是假使要使用一個新的生活用品,會一直尋求“專家”的保證,總是要看專家怎麼說!而且這個專家最好是知名度高,學術背景很高,實物經驗很多的人!才能夠為這個生活用品背書。


以羅輯的思考來說,前三個脈輪是生命顯現於外的最基本需求,對應到現代的心理學家,亞伯拉汗·馬斯洛(Abraham Maslow)所提出的需求層次理論,分別是:


1生理需求:包括維持生存的需求,諸如食、飲、睡眠、性慾等。只有在生理需求滿足之後,高一層的需求始能相繼產生。(海底輪)


2安全需求:包括希求保護與免於威脅從而獲得安全感的需求,只有生理及安全兩種需求滿足之後,高一層的需求始能相繼產生。(海底輪)


3愛與隸屬需求:包括被別人接納、愛護、關注、欣賞、鼓勵等需求,只有包括此一層次在內的三種需求均獲滿足之後,在高一層次的需求始能相繼產生。(臍輪)


4尊重需求:包括受人尊重與自我尊重兩方面;前者希求別人的重視,後者希求個人有價值。只有包括此一層次在內的四種需求都能獲得滿足,最更層次的需求始能相繼產生。(太陽輪)


5自我實現需求:包括精神層面的臻於真善美至高人生境界獲得的需求。因為前面四層需求均獲滿足是構成最高層需求的基礎,因此,對自我實現需求一層次來說,前面四層需求合在一起稱為基本需求,而最高層次的自我實現需求,則稱為衍生需求(metaneed)。(太陽輪)


還有一種自信不足的狀況,容易在肚子的部分累積脂肪,是身體自動地保護模式。這些時候就需要在生活中使用一些黃色幫助自己看到屬於自己的美好,或是利用天然的黃色食物,讓自己保持好心情囉!以上給大家作為參考了!


            


諮詢專線-0929668189


 


arrow
arrow
    全站熱搜
    創作者介紹
    創作者 儷心  Listenspa 的頭像
    儷心 Listenspa

    儷心美容spa館

    儷心 Listenspa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