五味入五臟與養顏美容的食物
飲食中離不開酸、甜、苦、辣、鹹這無味,人們的口味千差萬別,對這些口味的要求也不同。中醫養生認為,為了健康,各種味道的食物都應該均衡進食。
酸:
中醫講「酸生肝」。酸味食物有增強消化功能和保護肝臟的作用,常吃不僅可以助消化,殺滅胃腸道內的病菌,還有防感冒、降血壓、軟化血管之功效。以酸味為主的西紅柿、山楂、橙子,均富含維生素C,可防癌、抗衰老,防治動脈硬化。
甜:
中醫認為,甜入脾。食甜可補養氣血,補充熱量,解除疲勞,調胃解毒。但糖尿病、肥胖病、心血管等患者宜少食。
古有良藥苦口之說。中醫認為「苦生心」,「苦味入心」。苦味具有除濕和利尿的作用。如苦瓜,常吃能治療水腫病。
辣:
中醫認為,辣入肺。有發汗、理氣之功效。人們常吃的蔥、蒜、姜、辣椒、胡椒,均是以辣為主的食物,這些食物中所含的「辣素」既能保護血管、又可調理氣血、疏通經絡。經常食用,可預防風寒感冒。但患有痔瘡便秘、神經衰弱者不宜食用。
鹹:
為五味之冠,百吃不厭。中醫認為「鹹入腎」,有調節人體細胞和血液滲透、保持正常代謝的功效。嘔吐、腹瀉、大汗之後宜喝適量淡鹽水,以保持正常代謝。
許多女性面色無華、晦白或灰暗、肌膚粗糙、斑點叢生或皺紋纍纍,往往緣於五臟功能失調。再高明的美容師,恐怕也難掩其憔悴之態。因此,要想養顏美容,首先應增強臟腑的生理功能,這樣才能使容顏不衰。
心與容顏
心主血脈,其華在面,即心氣能推動血液的運行,從而將營養物質輸送全身。而面部又是血脈最為豐富的部位,心臟功 能盛衰都可以從面部的色澤上表現出來。心氣旺盛,心血充盈,則面部紅潤光澤。若心氣不足,心血方少,面部供血不足,皮膚得不到滋養,面色就會恍白晦滯或萎 黃無華。
心氣虛、心血虧少者可將龍眼蓮子肉各30克,糯米100克,加水用武火燒沸,再改為小火慢慢煮至米粒爛透即可,常服此粥可養心補血,潤膚紅顏。
肝與容顏
肝主藏血,主疏洩,能調節血流量和調暢全身氣機,使氣血平和,面部血液運行充足,表現為面色紅潤光澤。若肝之疏洩失職,氣機不調,血行不暢,血液瘀滯於面部則面色青,或出現黃褐斑。肝血不足,面部皮膚缺少血液滋養,則面色無華。暗淡無光,兩目乾澀,視物不清。
對肝臟失調者,中醫提倡食用「銀杞菊花粥」。其做法為:銀耳、菊花10克,糯米60克。同放鍋內,加水適量煮粥,粥熟後調入適量蜂蜜服食。常服此粥有養肝,補血,明目,潤膚,祛斑增白之功。
脾與容顏
脾為後天之本,氣血生化之源。脾胃功能健運,則氣血旺盛,見面色紅潤,肌膚彈性良好;反之,脾失健運,氣血津液不足,不能營養顏面,其人必精神萎靡,面色淡白,萎黃不澤。
脾運障礙者應服用「紅棗茯苓粥」。其做法是:大紅棗20枚,茯苓30克,粳米100克。將紅棗洗淨剖開去核,茯苓搗碎,與粳米共煮成粥,代早餐食。可滋潤皮膚,增加皮膚彈性和光澤,起到養顏美容作用。
肺與容顏
肺主皮毛。肺的氣機以宣降為順,人體通過肺氣的宣發和肅降,使氣血津液得以布散全身。若肺功能失常日久,則肌膚乾燥,面容憔悴而蒼白。
肺功能失常者需要補肺氣、養肺陰,可食用「百合粥「。其做法是:百合40克,粳米100克,冰糖適量。將百合、 粳米加水適量煮粥。粥將成時加入冰糖,稍煮片刻即可,代早餐食。對於各種發熱症治癒後遺留的面容憔悴,長期神經衰弱,失眠多夢,更年期婦女的面色無華,有 較好的恢復容顏色澤的作用。
腎與容顏
腎主藏精。腎精充盈,腎氣旺盛時,五臟功能也將正常運行,氣血旺盛,容貌不衰。當腎氣虛衰時,人的容顏黑暗,鬢髮斑白,齒搖發落,皺紋滿面,未老先衰。
腎功能失調引起的容顏受損可服用「芝麻核桃粥」。其做法是:芝麻30克,核桃仁30克,糯米同放鍋內,加水適量煮粥。代早餐食。能幫助毛髮生長發育。使皮膚變得潔白、豐潤。(文章轉載)
留言列表